英国\"奋进\"突击坦克:北非战场催生的装甲革新
在1941年至1942年的北非沙漠战场上,英军坦克部队经历了惨痛的教训。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猛烈攻势,英国人开始反思其传统的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分类体系。残酷的战斗实践表明,他们急需一种兼具防护力和火力的新型装甲车辆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突击坦克的概念应运而生——这是一种拥有重型装甲防护、配备中等口径火炮的多用途战车,虽然机动性有所牺牲,但能够在坦克对决和步兵支援任务中游刃有余。
当时英国陆军正在研发的\"丘吉尔\"步兵坦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这一理念,但早期型号暴露出的问题令人失望。动力系统的严重不足导致其最高公路时速仅能达到20多公里,而炮塔内那门40毫米口径的2磅炮在面对德军装甲时显得力不从心。因此,研发中的A27坦克项目备受瞩目,这款后来被命名为\"克伦威尔\"的中型坦克以其均衡的机动性、防护和火力配置,成为改装突击坦克的理想平台。
展开剩余67%工程师们提出了多个改装方案:A31方案计划简单地为\"克伦威尔\"加装附加装甲;而更为激进的A32方案则试图将装甲防护提升至\"丘吉尔\"坦克的标准,并强化悬挂系统。但这些方案都停留在纸面阶段,直到1943年,由英国电气公司负责的A33方案终于制造出实体原型车,这款新型战车被赋予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称——\"奋进\"。
\"奋进\"突击坦克的设计融合了跨大西洋的智慧。这款重达46吨的钢铁巨兽保留了劳斯莱斯\"流星\"V12汽油发动机,配合5速变速箱和后置主动轮的设计。其悬挂系统采用了美式水平涡壳弹簧设计,搭配与美军T1重型坦克同款的宽幅履带,使这款重型战车达到了40公里/小时的公路时速和近20公里/小时的越野速度,机动性能远超早期的\"丘吉尔\"坦克。
在防护方面,\"奋进\"展现了英国工程师的匠心。全焊接的装甲结构覆盖着25.4毫米厚的侧面裙板,车体和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114毫米,侧面和后方装甲分别为88.9毫米和76.2毫米。这样的防护配置在二战战场上足以抵御大多数反坦克火力的威胁。武器系统计划搭载一门QF 75毫米坦克炮(备弹64发)和两挺7.92毫米贝莎机枪,虽然原型车暂时安装了QF 6磅炮,但量产型将进行更换。
第二辆原型车尝试回归英式设计,采用了改进型克里斯蒂悬挂和放大型\"克伦威尔\"履带。然而测试结果显示,这些本土设计的可靠性不及美制部件,且生产工艺更为复杂。英国曾计划用一辆\"奋进\"原型车交换美军的T14突击坦克进行对比测试,但最终未能成行。经过1000英里的严苛测试后,随着美军放弃突击坦克概念,以及\"丘吉尔\"坦克的持续改进,\"奋进\"项目在1944年5月黯然落幕,成为英国坦克发展史上一个短暂却富有启示的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-网上配资官网-免息配资平台-十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