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21日,东京,临时国会完成首相指名投票,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胜出,当选第104任日本首相。第二天,新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在外务省开了上任后的首次记者会,点名谈到对华政策。关键词是“对话”和“互惠”,继续把过去几届定下来的合作框架往前推。这是上任第一组对外信号,发得不软,也不硬。意思很直白:不找茬,也不装没事。先把沟通渠道稳住,再看一步一步怎么走。
茂木说,会在“战略互惠关系”的基础上处理分歧,用对话来提日本的主张,在能合作的地方就推进合作。套话有,但落点不虚。能谈就谈,能做就做。对外口径放在第二天讲,也说明这个事排得靠前。先表态,免得外界猜太多。这对市场和企业都是放风。
茂木的说法,某种程度上就是高市的态度写出来。可高市早苗早年在对华议题上一直偏硬。她从2007年起,多次参拜靖国神社,春秋例行祭去,8月15日也去,做阁僚时也没停过。她在国会对历史问题的答复里,多次回避明确表态侵略责任。对外就是强硬派的标签,这点没人会否认。
在台湾议题上,她的立场更靠前。她公开讲过“台湾有事日本也会受牵连”,多次访台,谈半导体、谈信息交换,也推动过演训想法。高市就任后,台当局第一时间发了贺电。她在社交平台回话,说台湾是共享价值的“珍贵朋友”,要加紧经济和人员往来。这些表态,给岛内听,也给华府听。
那为什么现在不撕破脸?先看经济这盘账。日本总务省数据,2025年9月CPI同比涨3.2%,能源和食品都在涨。老百姓超市结账时就能感到疼。工资涨得慢,物价涨得快,怨气就在家里慢慢积。新首相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件事,躲不开。
接着是汇率。10月,日元对美元在1比151区间晃,进口成本一层层往上叠。企业算账更难,家庭电费、燃气费更高。政府想托一把,又怕财政扛不住。这个关口,外贸能不能跑起来,就很关键。谁能给订单,谁能带动投资,答案其实不复杂。
从经贸中国现在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,总量放在那里。汽车零部件、半导体材料、工业设备,这些都是两头都离不开的东西。同样,旅游、消费也能立刻见效。关系稳一点,航班多一点,钱就会动起来。对内是票,对外是增长点。这就是“该合作就合作”的现实来源。
制造业这边更直接。丰田、本田、日企的许多供应链节奏跟中国市场一起跑。如果两边关系恶化,零部件卡一下,整车出口、设备出货都会乱。已经在承压的企业利润会再被挤。这不是纸上谈兵,是工厂里的产线会慢下来,是季度财报会变难看。
高市现在把务实放在前面,不是转性,是先保命。把气话收起来,把话筒拿稳。先稳经贸,再看别的牌怎么出。等物价缓下来,政务站稳了脚,再回过头谈立场,空间会大一点。这是一种顺序,不是立场的大跳转。
国内政治上,她一上来就踩到“黑金”这根电线。那桩事起自2023年,自民党里有人被曝通过政治筹款派对券操作资金,超额部分以回扣形式流回。检方查得紧,民众看得也紧。前两任首相后来基本不用涉事议员做要职,这是给外界的态度。
高市这次任命里,有多名卷入风波的议员进入副大臣和政务官队伍,很多来自“安倍派”。在野党马上开火,说她向旧势力让步。对刚上台的她,这样的名单安排很伤信任。内阁还没完全展开,防守就先被打穿一角。她接下来得用政策和表现把这个坑填上。
外部压力也到了门口。10月底,特朗普按计划访日,这是他第二任期后的首次。据多家媒体,他此行要“讨账”。重点是石破茂政府时期谈的对美投资承诺,数额说到5500亿美元,覆盖能源和基建等。他的风格你懂的,来者不善,开口就要数字。
问题是,日本口袋不深。日本政府债务大约是GDP的260%,再加上老龄化支出,能动的钱很有限。为了先熬过去,高市团队据说在准备一份“见面礼包”。里面包括从美国买福特F-150皮卡、大豆、液化天然气等。意思是先拿点实货稳住对方情绪。
但这些东西并不好消化。F-150在日本路窄、油价高,销量一向惨淡,很多地方只能改装当除雪车。大豆方面,日本本来就大量进口美国货,再加也有限。LNG更看长期合同和港口能力,短期很难放量。礼包是诚意,但不是万能钥匙。
我们再绕回中日这条线。在对美不得不低头的对华不能翻脸,这就是高市现在的两难。她对外的强硬标签还在,可她手里的经济账和政治账,都逼着她先把话说软一点,把门留开一点。先把能稳住的稳住,把能换来的换来。等到日程排开,再看怎么与华府掰手腕。
对内对外两头拉扯,高市像走钢丝一样。她得一边安可支出,一边劝企业加薪,一边跟外面把订单拉回来。过程不会好也不会快。她需要时间,也需要运气。更需要对外少一点突发、少一点火气。
夜里,永田町的官邸还亮着灯,门口的保安换了岗,走廊里有人抱着一摞文件快步穿过,电梯关上时只露出封皮上的三个字:经贸单。等特朗普的车队驶进来之前,高市能在这份单子上多写下几项对华的实际合作吗?
51配资-网上配资官网-免息配资平台-十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